岱北观察使夏继泉印章考-馆藏研究-学术研究-营口市博物馆 

馆藏研究

岱北观察使夏继泉印章考

【 字体:
2008-05-11 13:27:03  阅读次数:10885 次

          (作者:阎海)

  岱北观察使夏继泉印章,红铜质,桥式钮,通高2.8厘米,印面长2.5厘米,宽2.4厘米。阳文小篆“岱北观察使夏继泉印”9字(如图),字体隽秀工稳。该印章是1983年5月从营口市废品收购站的废铜中发现,现藏于营口市博物馆。关于此印章的年代,原入藏登记表和《营口市文物志》①均记载为明清时期,笔者通过对“岱北观察使”一职及夏继泉这一人物进行研究考证后,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该印章为民国初期夏继泉任岱北观察使时所使用的印章。

  “观察使”一职,始建于唐代。唐乾元元年(758年)改采访处置使为观察处置使,掌考察州县官吏政绩,后兼理民事,下辖若干州县,其管辖地区即为一道,唐代在全国共设15个道。凡不设节度使之外,皆以观察使为一道的最高军政长官。至宋代仍存观察使一职,但已无实权,仅为武官迁转的职街,并不赴任。辽代亦设观察使,作为观察使州的长官,位在节度使之下。元、明、清三代均无观察使。民国初期,实行省、道、县三级地方建置,将原清朝的“道员”改为“观察使”,作为道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但不久又改称“道尹”。“岱北观察使”就是这一时期在山东省所设置的一个地方官。

  据《中华民国时期军政职官志·山东省职官志》记载,1912年,山东省下设济东泰临武道和兖沂曹济道两个道。1913年1月,根据临时大总统第五号教令《划一现行各地行政官厅组织令》,山东省行政机构随之改变,下设四个道:岱北道、岱南道、济西道和胶东道,各道均以观察使为最高行政长官。岱北道于1913年1月26日设立,首任观察使为夏继泉。1914年4月10日,夏继泉离任,第二任观察使为祝芾②。同年5月,地方建置再次调整,山东省所辖四道分别改为:济南道、东临道、济宁道和胶东道,以“道尹”为最高行政长官。其中济南道就是原岱北道。至此,“岱北观察使”一职被“济南道尹”所取代。

  另据《中国近代政区沿革表·山东省分表》记载,岱北观察使治所在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下辖27个县,分别为:历城、济南、章丘、邹平、淄川、 水(后改为桓台)、长山、齐东、济阳、齐河、长清、惠民、商河、乐陵、阳信、海丰(后改为元棣)、沾化、利津、滨县、蒲台(后并入博兴)、青城(后改为高青)、高苑(后并入青城)、博兴、莱芜、新泰、泰安、肥城③。管辖山东北部广大地区。

  关于夏继泉其人的生平,史料记载较为简略,据《民国人物大辞典》所列辞条,仅知其出生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山东郓城人,历任直隶静海县知县、山东省都督府参谋长、山东岱北道观察使、河南豫西道观察使、山东济南道尹、河南河洛道尹、河南汝阳道尹。1919年任山东盐运使,1922年去职。后任东鲁学校校长,1927年辞职。嗣任东亚文化协会评议员④。纵观夏继泉一生,除在河南两度任职外,主要工作生活在山东。这枚“岱北观察使夏继泉印”正是其1913年1月至1914年4月任岱北观察使期间所使用的印章。关于夏继泉的最终去向以及该印如何流入东北,目前尚无确切资料,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民国初期各地的行政建置比较混乱,史料的有关记载又相对缺乏。岱北观察使正是这一期间所设置的一个昙花一现般的短暂职务,“岱北观察使夏继泉印”见证了这一历史的瞬间,为研究纷繁复杂的中国近代地方建置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注:

  ①崔艳茹等著《营口市文物志》,第 页,辽宁民族出版社,

  ②郭卿友主编《中华民国时期军政职官志》上册,第166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③ 张在普编著《中国近现代政区沿革表》第104至105页,福建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

  ④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第664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原文发表于《北方文物》2005年第4期,获中国近现代人物史料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