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春送福”你知多少-文博大讲堂-学术研究-营口市博物馆 

文博大讲堂

“书春送福”你知多少

【 字体:
2018-04-11 09:17:22  阅读次数:9894 次

     “小年书春”是我国春节习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在腊月二十之后开始书写春联,又称“点染年华”。

      春节对联由来已久,大家对春节对联的来历有多少了解呢?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二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市博物馆将于2月6日至7日,邀请省楹联学会副主席、著名学者杨曦光,营口市楹联协会名誉会长回崇孝和市楹联学会会长郑恩信等的艺术家现场书写春联,并赠送给现场的观众,将浓浓的春意带回家。同时还将邀请省楹联学会副主席、著名学者杨曦光老师举办春联知识讲座。

      2月6日,2月7日,营口市博物馆我们不见不散。